NOI 2016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2016

老師感想

黎樂天老師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

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作為領帶老師,我有不少體會。

首先,我自己在學校也很少會負責帶隊的工作,即使間有帶隊比賽也都是境內的比賽。突然要以領隊老師身分帶領學生到四川參與比賽,總不免會有點擔心,因為我對 NOI並不十分了解,而且我對當地的文化及語言也不熟悉,說實話連普通話也不太靈光。幸好行程中有其他領隊老師為我解答不少疑難,令我當這個領隊老師還算稱職,算是一個不錯的經驗。而且,在跟別的領隊老師交流及聆聽中國計算機學會柲書長杜子德先生的演講也讓我對國內的信息學發展有更多的了解,其中杜子德先生對比賽公平的重視更是令人敬重。我也期望 NOI 能繼續保持「公正無私」,為社會發掘優秀人才。

這次的體會也不單是對比賽的深入了解,對當地文化的體會也十分重要。可能是因為我沒上過國內學校參觀,單是學校的面積已經讓我吃了一驚。今次比賽的地點是南山中學,是首批「國家級示範高中」,亦有更上百年的歷史,雖然設備可能會比較舊一點,但各種設備也是一應俱全,而且有著十分先進的網絡系統,其「博喻圖書館」藏書量也十分大,可惜此行是在暑假,讓我少了參觀各種設施的機會。除了學校設備外,「生活指導員」對學生的嚴格指導也是一個十分特別的體會。學生們在宿舍中有很多規則要遵守,就是要洗個澡也得在指定時間裡。這對學生們固然是一個深刻的體會,但作為老師的我其實也是在香港成長,也是過著一些比較自由且富裕的生活,在此行能夠感受到國內學生的生活模式也是一個不錯的體會。

在這比賽中,我們香港隊一共有五個學生參賽,當中三個學生拿到了銅牌。參加 NOI 的學生如果拿到了金牌,就會被直接保送到清華大學或是北京大學,這對國內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這麼激烈的競爭下,我們香港隊的學生能奪下三面銅牌,實在是不容易。而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三位奪牌同學中有一位只是一個初中的同學。我們香港的電腦科老師普遍認為編程對每一位學生都是重要的,我們應該在每個學生的學習歷程中加入編程的元素,但每當要在初中甚至高小加入編程的元素時大家又總會變得如履薄冰似的,我們總擔心學生這樣不懂那樣不懂,但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我們這種擔心有時會扼殺了學生的發展呢?可能這位學生只是冰山一角,但若果沒有人放手讓他去嘗試,又為何會讓你看到這「冰山一角」呢?大家又怎麼知道這只是「冰山一角」呢?這是我此行最深刻的體會,我想我會嘗試在編程上多想想,以求突破。

學生感想

黃亦駿 香港培正中學 銅獎

七月的綿陽並不算炎熱。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電單車老舊的引擎的轟鳴聲,四川口音的普通話。綿陽充滿著一種有別於香港的熱鬧。

這次比賽實在令我十分難忘。因為宿舍較為破舊,又近郊區,所以不時會有昆蟲進入房間,十分狼狽。而蹲廁更是考驗定力,不能有半點分神。因為廁所坐落陽台,每晚洗澡時沒有照明,如履薄冰。雖然宿舍標明了提供 WiFi,可惜就是連接不上。幸好我的隊友們都有帶備些紙牌遊戲,我才能愉快地渡過這七日。

食堂裏的食物十分油膩,看到其他地方的選手享用得十分自然,沒有皺一下眉頭,更是令我自愧不如。在此亦要多謝帶隊老師帶我們外出用膳。

比賽前看過一下以前 NOI 的題目,感覺十分傳統,我亦有信心能夠有好的表現。但今年的題目卻來了個 180 度轉變,十分令人費解。

Day 1 的第一題是有關字串的數據結構的題目,但我不懂,所以取了 95 分。第二題有約 65 分為 tarjan + 離散化,可惜比賽時並沒有注意到一些重要的觀察,最後更錯判特別情況,只有 4 分。第三題很可惜是數學題,是我的弱項,未能在這題得到分數。

Day 2 第一題是整個比賽最正常的一題,但我沒有留意到答案的單調性,只能做到 60分。第二題是斜率優化加上處理浮點數,而我也沒注意到一些重要的觀察,所以只處理了些特別情況,出奇地因為題目本身的特性,亂做一通也能有約 60 分,可惜我比較弱,只有 44 分。第三條是答案提交題,因為我對 ad-hoc 的題目比較差,所以最後這題也是 44 分,低於平均分。最後亦幸運地得了銅獎。

經過了這次比賽,看見很多中國選手無論在任何類型的題目上都有良好的表現,一方面令我佩服,更令我明白到自己的不足。希望來年我也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實力,努力練習,獲取更好的成績。最後多謝各位隊友一起渡過這七日。